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本篇內容介紹了“Dijkstra單源最短路徑算法是什么”的有關知識,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,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,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!希望大家仔細閱讀,能夠學有所成!
給定 加權有向圖G=(V,E,W),每條邊的權值w為 非負數,表示兩個頂點間的距離。
源點s∈V。
求:從s出發到其他各個頂點的最短路徑。
如上圖所示,以1為源點,計算到其余各個頂點的最短距離(我已用紅線標出)。下面列出了最終解:
源點:1
1->6->2 : short[2] = 5
1->6->2->3 : short[3] = 12
1->6->4 : short[4] = 9
1->6->5 : short[5] = 4
1->6v : short[6] = 3
S集合:當從s到x(x ∈V )的最短路徑找到時,則x ∈S。當所有頂點都進入S集合時,算法結束。
初始:S={s},當S=V時算法結束。
從s到u相對于S的最短路徑:指從s到u且僅經過S中頂點的最短路徑。
dist[u]:從s到u相對于S的最短路徑長度
short[u]:從s到u最短路徑的長度(算法最終解)
dist[u] ≥ short[u]
Dijkstra算法采用貪心算法模式,算法過程就是通過計算dist[u],不斷擴充S集合,同時dist[u]會不斷優化改善,直到dist[u] = short[u],并將其放到S中,當所有頂點都放入S集合時,算法結束。
輸入:加權有向圖G=(V,E,W)
V={1,2,…,n}, s=1
輸出:從s到每個頂點的最短路徑
初始S={1}
對于u ∈V-S,計算1到u的相對于S的最短路,長度為dist[u]
選擇V-S中dist值最小的那個頂點,加入S。
繼續上述過程,直到S=V為止。
輸入:G=(V,E,W),源點1
V={1,2,3,4,5,6}
當把6號頂點放進S集合后,經由6號頂點出發到達的頂點的最短距離可能會被優化更新,因為該算法的思想很“貪心”,誰更短我要誰!比如1->6->2要比1->2距離更短,所以dist[2]被更新為5,從專業術語上講,這個“更新”過程叫做松弛,其他點同理。然后從dist[u]里找出最短的路徑的那個頂點(5號),并放進S集合里。
S={1,6}
dist[1] = 0
dist[6] = 3
dist[2] = 5
dist[4] = 9
dist[5] = 4
dist[3] = ∞
S={1,6,5,2}
dist[1] = 0
dist[6] = 3
dist[5] = 4
dist[2] = 5
dist[4] = 9
dist[3] = 12
S={1,6,5,2,4,3}
dist[1] = 0
dist[6] = 3
dist[5] = 4
dist[2] = 5
dist[4] = 9
dist[3] = 12
當有向圖中的所有頂點都進入了S集合后,算法結束,此時的dist[u]的值其實就是最初我們找出的那個最終解short[u],所以,算法結束時,dist[u]=short[u],得到最終解。
“Dijkstra單源最短路徑算法是什么”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,感謝大家的閱讀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,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!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