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本篇內容介紹了“怎么用Pytorch實現ResNet網絡”的有關知識,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,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,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!希望大家仔細閱讀,能夠學有所成!
每個 batch 前清空梯度,否則會將不同 batch 的梯度累加在一塊,導致模型參數錯誤。
然后我們將輸入和目標張量都移動到所需的設備上,并將模型的梯度設置為零。我們調用model(inputs)
來計算模型的輸出,并使用損失函數(在此處為交叉熵)來計算輸出和目標之間的誤差。然后我們通過調用loss.backward()
來計算梯度,最后調用optimizer.step()
來更新模型的參數。
在訓練過程中,我們還計算了準確率和平均損失。我們將這些值返回并使用它們來跟蹤訓練進度。
我們還需要一個測試函數,用于評估模型在測試數據集上的性能。
以下是該函數的代碼:
def test(model, criterion, test_loader, device): model.eval() test_loss = 0 correct = 0 total = 0 with torch.no_grad(): for batch_idx, (inputs, targets) in enumerate(test_loader): inputs, targets = inputs.to(device), targets.to(device) outputs = model(inputs) loss = criterion(outputs, targets) test_loss += loss.item() _, predicted = outputs.max(1) total += targets.size(0) correct += predicted.eq(targets).sum().item() acc = 100 * correct / total avg_loss = test_loss / len(test_loader) return acc, avg_loss
在測試函數中,我們定義了一個with torch.no_grad()
區塊。這是因為我們希望在測試集上進行前向傳遞時不計算梯度,從而加快模型的執行速度并節約內存。
輸入和目標也要移動到所需的設備上。我們計算模型的輸出,并使用損失函數(在此處為交叉熵)來計算輸出和目標之間的誤差。我們通過累加損失,然后計算準確率和平均損失來評估模型的性能。
接下來,我們需要訓練 ResNet50 模型。將數據加載器傳遞到訓練循環,以及一些其他參數,例如訓練周期數和學習率。
以下是完整的訓練代碼:
num_epochs = 10 learning_rate = 0.001 train_loader = DataLoader(train_set, batch_size=64, shuffle=True, num_workers=2) test_loader = DataLoader(test_set, batch_size=64, shuffle=False, num_workers=2) device = torch.device("cuda" if torch.cuda.is_available() else "cpu") model = ResNet(num_classes=1000).to(device) criterion = nn.CrossEntropyLoss() optimizer = optim.Adam(model.parameters(), lr=learning_rate) for epoch in range(1, num_epochs + 1): train_acc, train_loss = train(model, optimizer, criterion, train_loader, device) test_acc, test_loss = test(model, criterion, test_loader, device) print(f"Epoch {epoch} Train Accuracy: {train_acc:.2f}% Train Loss: {train_loss:.5f} Test Accuracy: {test_acc:.2f}% Test Loss: {test_loss:.5f}") # 保存模型 if epoch == num_epochs or epoch % 5 == 0: torch.save(model.state_dict(), f"resnet-epoch-{epoch}.ckpt")
在上面的代碼中,我們首先定義了num_epochs
和learning_rate
。我們使用了兩個數據加載器,一個用于訓練集,另一個用于測試集。然后我們移動模型到所需的設備,并定義了損失函數和優化器。
在循環中,我們一次訓練模型,并在 train 和 test 數據集上計算準確率和平均損失。然后將這些值打印出來,并可選地每五次周期保存模型參數。
您可以嘗試使用 ResNet50 模型對自己的圖像數據進行訓練,并通過增加學習率、增加訓練周期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模型精度。也可以調整 ResNet 的架構并進行性能比較,例如使用 ResNet101 和 ResNet152 等更深的網絡。
“怎么用Pytorch實現ResNet網絡”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,感謝大家的閱讀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,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!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