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Java 中接口存在的意義是什么,相信很多沒有經驗的人對此束手無策,為此本文總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方法,通過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在講解接口之前,抽象類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概念,接口可以認為是一個比抽象類還要抽象的類。
什么是抽象類?「包含一個或多個抽象方法的類就是抽象類,抽象方法即沒有方法體的方法」,抽象方法和抽象類都必須聲明為 abstract
。例如:
// 抽象類
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{
// 抽象方法
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Description();
}
切記!「除了抽象方法之外,抽象類還可以包含具體數據和具體方法」。例如, 抽象類 Person
還保存著姓名和一個返回姓名的具體方法:
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{
private String name;
public Person(String name){
this.name = name ;
}
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Description();
public String getName(){
return name;
}
}
?許多程序員都會「錯誤」的認為,在抽象類中不能包含具體方法。其實這也是接口和抽象類的不同之處,接口中是不能包含具體方法的。
?
「抽象類不能被實例化」。也就是說,如果將一個類聲明為 abstract
, 就不能創建這個類的對象。
new Person("Jack"); // Error
可以定義一個抽象類的對象變量, 但是它只能引用非抽象子類的對象。假設 Student
類是 Person
的非抽象子類:
Person p = new Student("Jack"); // Right
所謂非抽象子類就是說,如果創建一個繼承抽象類的子類并為之創建對象,那么就「必須為父類的所有抽象方法提供方法定義」。如果不這么做(可以選擇不做),子類仍然是一個抽象類,編譯器會強制我們為新類加上 abstract
關鍵字。
下面定義擴展抽象類 Person
的具體子類 Student
:
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{
private String major;
public Student(String name, String major) {
super(name);
this.major = major;
}
@Override
public String getDescription(){ // 實現父類抽象方法
return "a student majoring in " + major;
}
}
在 Student
類中實現了父類中的抽象方法 getDescription
。因此,「在 Student
類中的全部方法都是非抽象的, 這個類不再是抽象類」。
???? 調用如下:
Person p = new Student("Jack","Computer Science");
p.getDescription();
由于不能構造抽象類 Person
的對象, 所以變量 p
永遠不會引用 Person
對象, 而是引用諸如 Student
這樣的具體子類對象, 而這些對象中都重寫了 getDescription
方法。
接口的本質其實也是一個類,而且是一個比抽象類還要抽象的類。怎么說呢?抽象類是能夠包含具體方法的,而接口杜絕了這個可能性,「在 Java 8 之前,接口非常純粹,只能包含抽象方法,也就是沒有方法體的方法」。而 Java 8 中接口出現了些許的變化,開始允許接口包含默認方法和靜態方法,這個下文會講解。
Java 使用關鍵字 interface
而不是 class
來創建接口。和類一樣,通常我們會在關鍵字 interface
前加上 public
關鍵字,否則接口只有包訪問權限,只能在接口相同的包下才能使用它。
public interface Concept {
void idea1();
void idea2();
}
同樣的,接口中既然存在抽象方法,那么他就需要被擴展(繼承)。使用 implements
關鍵字使一個類擴展某個特定接口(或一組接口),通俗來說:接口只是外形,現在這個擴展子類要說明它是如何工作的。
class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s Concept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idea1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idea1")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idea2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idea2");
}
}
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你可以選擇顯式地聲明接口中的方法為 public
,但是「即使你不這么做,它們也是 public
的」。所以當實現一個接口時,來自接口中的方法必須被定義為 public
。否則,它們只有包訪問權限,這樣在被繼承時,它們的可訪問權限就被降低了,這是 Java 編譯器所不允許的。
另外,接口中是允許出現常量的,與接口中的方法都自動地被設置為 public
—樣,「接口中的域將被自動被設置為 public static final
類型」,例如:
public interface Concept {
void idea1(); // public void idea1();
// 靜態屬性
double item = 95; // a public static final constant
}
?可以將接口方法標記為
?public
,將域標記為public static final
。有些程序員出于習慣或提高清晰度的考慮, 愿意這樣做。但 Java 語言規范卻「建議不要書寫這些多余的關鍵字」。
接口和類其中不同的一點就是,我們「無法像類一樣使用 new
運算符來實例化一個接口」:
x = new Concept(. . .); // ERROR
原因也很簡單,接口連具體的構造方法都沒有,肯定是無法實例化的。
當然, 盡管不能構造接口的對象,聲明接口的變量還是可以的:
Concept x; // OK
接口變量必須引用實現了接口的類對象:
x = new Implementation(. . .); // OK provided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s Concept
接下來, 如同使用 instanceof
檢查一個對象是否屬于某個特定類一樣, 也可以使用 instanceof
檢查一個對象是否實現了某個特定的接口:
if(x instanceof Concept){
...
}
另外,與可以建立類的繼承關系一樣,「接口也可以被繼承」:
public interface Concept1 {
void idea1();
void idea2();
}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public interface Concept2 extends Concept1{
double idea3();
}
當然,讀到這里大家可能依然無法理解,既然有了抽象類,為什么 Java 程序設計語言還要不辭辛苦地引入接口這個概念?
很重磅!因為「一個類可以實現多個接口,但是一個類只能繼承一個父類」。正是接口的出現打破了 Java 這種單繼承的局限,為定義類的行為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。
class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s Concept1, Concept2 // OK
有一條實際經驗: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地抽象。顯然,接口比抽象類還要抽象。因此,一般更傾向使用接口而不是抽象類。
上文提過一嘴,「在 Java 8 中,允許在接口中增加靜態方法和默認方法」。理論上講,沒有任何理由認為這是不合法的,只是這有違于將接口作為抽象規范的初衷。舉個例子:
public interface Concept {
// 靜態方法
public static void get(String name)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 " + name);
}
// 默認方法
default void idea1(){
System.out.println("this is idea1");
};
}
用 default
修飾符標記的方法就是默認方法,這樣子類就不需要去實現這個方法了。
不過,引入默認方法后,就出現了一個「默認方法沖突」的問題。如果先在一個接口 A 中將一個方法 idea
定義為默認方法, 然后又在另一個接口 B 或者超類 C 中定義了同樣的方法 idea
,然后類 D 實現了這兩個接口 A 和 B(或超類 C)。于是類 D 中就有了方法 idea
的兩個默認實現,出現了沖突,為此,Java 制定了一套規則來解決這個二義性問題:
1 ) 「超類優先」。如果超類提供了一個具體方法,接口中的同名且有相同參數類型的默認方法會被忽略。
2 ) 「接口沖突」。如果一個父類接口提供了一個默認方法,另一個父類接口也提供了一個同名而且參數類型相同的方法,子類必須覆蓋這個方法來解決沖突。例如:
interface A {
default void idea(){
System.out.println("this is A");
}
}
interface B {
default void idea(){
System.out.println("this is B");
}
}
// 需要在 D 類中覆蓋 idea 方法
class D implements A, B{
public void getName(){
System.out.println("this is D");
}
}
現在假設 B
接口沒有為 idea
提供默認實現:
interface B {
void idea();
}
那么 D 類會直接從 A 接口繼承默認方法嗎?這好像挺有道理, 不過,Java 設計者更強調一致性。兩個接口如何沖突并不重要,「只要有一個接口提供了一個默認實現,編譯器就會報告錯誤, 我們就必須解決這個二義性」。
當然,如果兩個接口都沒有為共享方法提供默認實現, 那么就與 Java 8 之前的情況一樣,這里不存在沖突。
在我自己早期學習編程的時候,對接口存在的意義實在困惑,我自己亂寫代碼的時候基本上不可能意識到需要去寫接口,不知道接口到底有什么用,為什么要定義接口,感覺定義接口只是提前做了個多余的工作。
其實不是,定義接口并非多余,「接口是用來提供公用的方法,規定子類的行為的」。舉個例子,讓大家直觀的感受下接口的作用:
比如有個網站, 需要保存不同客戶的信息, 有些客戶從 Web 網站來, 有些客戶從手機客戶端來, 有些客戶直接從后臺管理系統錄入。假設不同來源的客戶有不同的處理業務流程, 這個時候我們定義接口來提供一個保存客戶信息的方法,然后不同的平臺實現我們這個保存客戶信息的接口,以后保存客戶信息的話, 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個接口就可以了,具體調用的方法被封裝成了黑盒子,這也就是 Java 的多態的體現,「接口幫助我們對這些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做了統一管理」。
看完上述內容,你們掌握Java 中接口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的方法了嗎?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,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,感謝各位的閱讀!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