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如何理解Android上的dagger依賴注入方式,很多新手對此不是很清楚,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,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講解,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來學習下,希望你能有所收獲。
在開發程序的時候,會用到各種對象,很多對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進行初始化。例如你要操作一個SharedPreference,你需要調用getSharedPreferences(String name,int mode)來獲取一個對象,然后才能使用它。而如果這個對象會在多個Activity中被使用,你就需要在每個使用的場景中都寫下同樣的代碼。這不僅麻煩,而且增加了出錯的可能。dagger的用途就是:讓你不需要初始化對象。換句話說,任何對象聲明完了就能直接用。
dagger是使用依賴注入的方式,使用Annotation給需要注入的對象做標記,通過inject()方法自動注入所有對象,從而完成自動的初始化。
示例代碼:
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{ // 通過@Inject對對象進行標記 @Inject SharedPreferences sharedPreferences;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 super.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); setContentView(R.layout.activity_main); // 注入依賴 ObjectGraph.create(AppModule.class).inject(this); // 獲取name的值并輸出 System.out.println(sharedPreferences.getString("name", "")); } }
依賴注入(Dependency Injection):在類A中要用到一個B的對象(依賴),需要通過新建B的實例或其他一些主動的方式來獲取對象,然后才能調用。而通過外部的方式自動將B的對象分配給A(注入),實現相對被動的獲取對象,這個過程稱為依賴注入。希望更多了解依賴注入可以自行Google。
以一個簡單的“老板和程序員”App為例。你想實現Boss對象的自動注入,那么首先你要告訴程序它要怎么初始化一個Boss。在dagger中,為Boss類的構造方法添加一個@Inject注解,程序就會在需要的時候找到這個被標記的構造方法并調用它,從而獲取一個Boss對象。
public class Boss { ... @Inject public Boss() { ... } ... }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構造函數含有參數,Dagger會在構造對象的時候先去獲取這些參數(不然誰來傳參?),所以你要保證這些參數的構造方法也有@Inject標記,或者能夠通過@Provides注解(下面會介紹)來獲取到。
然后,在聲明Boss對象的時候,在前面同樣添加@Inject注解。程序會在依賴注入的過程中自動初始化被注解的對象。
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{ @Inject Boss boss; ... }
***,創建ObjectGraph類并執行inject()方法并將當前MainActivity作為參數傳入,Boss的對象就被注入到了MainActivity中。
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{ @Inject Boss boss;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 ObjectGraph.create(AppModule.class).inject(this); } ... }
到此為止,使用Dagger將一個Boss對象注入到MainActivity的流程就完成了。上面這段代碼中出現了兩個類:ObjectGraph和AppModule。其中ObjectGraph是由Dagger提供的類,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工具類,它的create函數中參數為所有的Module,本文不詳述,如果有興趣可以跟進我之后的Dagger詳解。AppModule是一個自定義類,代碼如下:
@Module(injects = MainActivity.class) public class AppModule { }
可以看到,AppModule是一個空類,只有一行注解。@Module注解表示,這個類是一個Module,Module的作用是提供信息,讓ObjectGraph知道應該怎樣注入所有的依賴。例如,上面這段代碼中聲明了可注入對象的信息:MainActivity.class(使用顯式聲明這樣的看起來很麻煩、多此一舉的方式和Dagger的原理有關,本文不詳述)。
對構造方法進行注解是很好用的實現依賴的途徑,然而它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。
接口(Interface)是沒有構造方法的
第三方庫提供的類,它們的構造方法不能被注解
有些類需要靈活選擇初始化的配置,而不是使用一個單一的構造方法
對于這樣的情況,可以使用@Provides注解來提供專用的初始化方法,實現自定義依賴。
@Provides Coder provideCoder(Boss boss) { return new Coder(boss); }
同樣,@Provides注解的方法如果含有參數,它的所有參數也要保證能夠被Dagger獲取到。
所有帶有@Provides注解的方法都需要被封裝到帶有@Module注解的類中:
@Module public class AppModule { @Provides Coder provideCoder(Boss boss) { return new Coder(boss); } }
Dagger支持單例,實現方式也十分簡單:
// @Inject注解構造方法的單例模式 @Singleton public class Boss { ... @Inject public Boss() { ... } ... }
```java // @Provides注解提供初始化方法的單例模式 @Provides @Singleton Coder provideCoder(Boss boss) { return new Coder(boss); }
通過上面的方法添加@Singleton注解之后,對象只會被初始化一次,之后的每次都會被直接注入相同的對象。
如果有兩類程序員,他們的能力值power分別是5和1000,應該怎樣讓Dagger對他們做出區分呢?使用@Qualifier注解
首先,創建一個@interface:
@Qualifier @Documented @Retention(RUNTIME) public @interface Level { String value() default ""; }
然后,為這兩類程序員分別設置@Provides方法,并使用@Qualifier對他們做出不同的標記:
@Provides @Level("low") Coder provideLowLevelCoder() { Coder coder = new Coder(); coder.setName("戰五渣"); coder.setPower(5); return coder; } @Provides @Level("high") Coder provideHighLevelCoder() { Coder coder = new Coder(); coder.setName("大神"); coder.setPower(1000); return coder; }
***,在使用的時候也用上相應的@Qualifier注解。
@Inject @Level("low") Coder lowLevelCoder; @Inject @Level("high") Coder highLevelCoder;
實質上,Dagger會在編譯時對代碼進行檢查,并在檢查不通過的時候報編譯錯誤(為什么?這和Dagger的原理有關,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之后發布的Dagger詳解)。檢查內容主要有三點:
所有含有依賴注入的類,需要被顯式 聲明在相應的Module中。
一個Module中所有@Provides方法的參數都必須在這個Module種提供相應的@Provides方法,或者在@Module注解后添加“complete = false”注明這是一個不完整Module(即它會被其他Module所擴展)。
一個Module中所有的@Provides方法都要被它聲明的注入對象所使用,或者在@Module注解后添加“library = ture”注明(即它是為了擴展其他Module而存在的)。
看完上述內容是否對您有幫助呢?如果還想對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或閱讀更多相關文章,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,感謝您對億速云的支持。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