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!
本篇內容主要講解“JS異步編程方案有哪些”,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。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,實用性強。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學習“JS異步編程方案有哪些”吧!
一、同步與異步
我們可以通俗理解為異步就是一個任務分成兩段,先執行***段,然后轉而執行其他任務,等做好了準備,再回過頭執行第二段。排在異步任務后面的代碼,不用等待異步任務結束會馬上運行,也就是說,異步任務不具有”堵塞“效應。比如,有一個任務是讀取文件進行處理,異步的執行過程就是下面這樣
這種不連續的執行,就叫做異步。相應地,連續的執行,就叫做同步
"異步模式"非常重要。在瀏覽器端,耗時很長的操作都應該異步執行,避免瀏覽器失去響應,***的例子就是Ajax操作。在服務器端,"異步模式"甚至是唯一的模式,因為執行環境是單線程的,如果允許同步執行所有http請求,服務器性能會急劇下降,很快就會失去響應。接下來介紹下異步編程六種方法。
二、回調函數(Callback)
回調函數是異步操作最基本的方法。以下代碼就是一個回調函數的例子:
ajax(url, () => { // 處理邏輯 })
但是回調函數有一個致命的弱點,就是容易寫出回調地獄(Callback hell)。假設多個請求存在依賴性,你可能就會寫出如下代碼:
ajax(url, () => { // 處理邏輯 ajax(url1, () => { // 處理邏輯 ajax(url2, () => { // 處理邏輯 }) }) })
回調函數的優點是簡單、容易理解和實現,缺點是不利于代碼的閱讀和維護,各個部分之間高度耦合,使得程序結構混亂、流程難以追蹤(尤其是多個回調函數嵌套的情況),而且每個任務只能指定一個回調函數。此外它不能使用 try catch 捕獲錯誤,不能直接 return。
三、事件監聽
這種方式下,異步任務的執行不取決于代碼的順序,而取決于某個事件是否發生。
下面是兩個函數f1和f2,編程的意圖是f2必須等到f1執行完成,才能執行。首先,為f1綁定一個事件(這里采用的jQuery的寫法)
f1.on('done', f2);
上面這行代碼的意思是,當f1發生done事件,就執行f2。然后,對f1進行改寫:
function f1() {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 // ... f1.trigger('done'); }, 1000); }
上面代碼中,f1.trigger('done')表示,執行完成后,立即觸發done事件,從而開始執行f2。
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容易理解,可以綁定多個事件,每個事件可以指定多個回調函數,而且可以"去耦合",有利于實現模塊化。缺點是整個程序都要變成事件驅動型,運行流程會變得很不清晰。閱讀代碼的時候,很難看出主流程。
四、發布訂閱
我們假定,存在一個"信號中心",某個任務執行完成,就向信號中心"發布"(publish)一個信號,其他任務可以向信號中心"訂閱"(subscribe)這個信號,從而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可以開始執行。這就叫做"發布/訂閱模式"(publish-subscribe pattern),又稱"觀察者模式"(observer pattern)。
首先,f2向信號中心jQuery訂閱done信號。
jQuery.subscribe('done', f2);
然后,f1進行如下改寫:
function f1() {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 // ... jQuery.publish('done'); }, 1000); }
上面代碼中,jQuery.publish('done')的意思是,f1執行完成后,向信號中心jQuery發布done信號,從而引發f2的執行。
f2完成執行后,可以取消訂閱(unsubscribe)
jQuery.unsubscribe('done', f2);
這種方法的性質與“事件監聽”類似,但是明顯優于后者。因為可以通過查看“消息中心”,了解存在多少信號、每個信號有多少訂閱者,從而監控程序的運行。
五、Promise/A+
Promise本意是承諾,在程序中的意思就是承諾我過一段時間后會給你一個結果。 什么時候會用到過一段時間?答案是異步操作,異步是指可能比較長時間才有結果的才做,例如網絡請求、讀取本地文件等
1.Promise的三種狀態
Pending----Promise對象實例創建時候的初始狀態
Fulfilled----可以理解為成功的狀態
Rejected----可以理解為失敗的狀態
這個承諾一旦從等待狀態變成為其他狀態就永遠不能更改狀態了,比如說一旦狀態變為 resolved 后,就不能再次改變為Fulfilled
let p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reject('reject') resolve('success')//無效代碼不會執行 }) p.then( value => { console.log(value) }, reason => { console.log(reason)//reject } )
當我們在構造 Promise 的時候,構造函數內部的代碼是立即執行的
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console.log('new Promise') resolve('success') }) console.log('end') // new Promise => end
2.promise的鏈式調用
每次調用返回的都是一個新的Promise實例(這就是then可用鏈式調用的原因)
如果then中返回的是一個結果的話會把這個結果傳遞下一次then中的成功回調
如果then中出現異常,會走下一個then的失敗回調
在 then中使用了return,那么 return 的值會被Promise.resolve() 包裝(見例1,2)
then中可以不傳遞參數,如果不傳遞會透到下一個then中(見例3)
catch 會捕獲到沒有捕獲的異常
接下來我們看幾個例子:
// 例1 Promise.resolve(1) .then(res => { console.log(res) return 2 //包裝成 Promise.resolve(2) }) .catch(err => 3) .then(res => console.log(res))
// 例2 Promise.resolve(1) .then(x => x + 1) .then(x => { throw new Error('My Error') }) .catch(() => 1) .then(x => x + 1) .then(x => console.log(x)) //2 .catch(console.error)
// 例3 let fs = require('fs') function read(url) {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fs.readFile(url, 'utf8', (err, data) => { if (err) reject(err) resolve(data) }) }) } read('./name.txt') .then(function(data) { throw new Error() //then中出現異常,會走下一個then的失敗回調 }) //由于下一個then沒有失敗回調,就會繼續往下找,如果都沒有,就會被catch捕獲到 .then(function(data) { console.log('data') }) .then() .then(null, function(err) { console.log('then', err)// then error }) .catch(function(err) { console.log('error') })
Promise不僅能夠捕獲錯誤,而且也很好地解決了回調地獄的問題,可以把之前的回調地獄例子改寫為如下代碼:
ajax(url) .then(res => { console.log(res) return ajax(url1) }).then(res => { console.log(res) return ajax(url2) }).then(res => console.log(res))
它也是存在一些缺點的,比如無法取消 Promise,錯誤需要通過回調函數捕獲。
六、生成器Generators/ yield
Generator 函數是 ES6 提供的一種異步編程解決方案,語法行為與傳統函數完全不同,Generator ***的特點就是可以控制函數的執行。
語法上,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,Generator 函數是一個狀態機,封裝了多個內部狀態。
Generator 函數除了狀態機,還是一個遍歷器對象生成函數。
可暫停函數, yield可暫停,next方法可啟動,每次返回的是yield后的表達式結果。
yield表達式本身沒有返回值,或者說總是返回undefined。next方法可以帶一個參數,該參數就會被當作上一個yield表達式的返回值。
我們先來看個例子:
function *foo(x) { let y = 2 * (yield (x + 1)) let z = yield (y / 3) return (x + y + z) } let it = foo(5) console.log(it.next()) // => {value: 6, done: false} console.log(it.next(12)) // => {value: 8, done: false} console.log(it.next(13)) // => {value: 42, done: true}
可能結果跟你想象不一致,接下來我們逐行代碼分析:
首先 Generator 函數調用和普通函數不同,它會返回一個迭代器
當執行***次 next 時,傳參會被忽略,并且函數暫停在 yield (x + 1) 處,所以返回 5 + 1 = 6
當執行第二次 next 時,傳入的參數12就會被當作上一個yield表達式的返回值,如果你不傳參,yield 永遠返回 undefined。此時 let y = 2 12,所以第二個 yield 等于 2 12 / 3 = 8
當執行第三次 next 時,傳入的參數13就會被當作上一個yield表達式的返回值,所以 z = 13, x = 5, y = 24,相加等于 42
我們再來看個例子:有三個本地文件,分別1.txt,2.txt和3.txt,內容都只有一句話,下一個請求依賴上一個請求的結果,想通過Generator函數依次調用三個文件
//1.txt文件 2.txt
//2.txt文件 3.txt
//3.txt文件 結束
let fs = require('fs') function read(file) {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fs.readFile(file, 'utf8', function(err, data) { if (err) reject(err) resolve(data) }) }) } function* r() { let r1 = yield read('./1.txt') let r2 = yield read(r1) let r3 = yield read(r2) console.log(r1) console.log(r2) console.log(r3) } let it = r() let { value, done } = it.next() value.then(function(data) { // value是個promise console.log(data) //data=>2.txt let { value, done } = it.next(data) value.then(function(data) { console.log(data) //data=>3.txt let { value, done } = it.next(data) value.then(function(data) { console.log(data) //data=>結束 }) }) }) // 2.txt=>3.txt=>結束
從上例中我們看出手動迭代Generator 函數很麻煩,實現邏輯有點繞,而實際開發一般會配合 co 庫去使用。co是一個為Node.js和瀏覽器打造的基于生成器的流程控制工具,借助于Promise,你可以使用更加優雅的方式編寫非阻塞代碼。
安裝co庫只需:npm install co
上面例子只需兩句話就可以輕松實現
function* r() { let r1 = yield read('./1.txt') let r2 = yield read(r1) let r3 = yield read(r2) console.log(r1) console.log(r2) console.log(r3) } let co = require('co') co(r()).then(function(data) { console.log(data) }) // 2.txt=>3.txt=>結束=>undefined
我們可以通過 Generator 函數解決回調地獄的問題,可以把之前的回調地獄例子改寫為如下代碼:
function *fetch() { yield ajax(url, () => {}) yield ajax(url1, () => {}) yield ajax(url2, () => {}) } let it = fetch() let result1 = it.next() let result2 = it.next() let result3 = it.next()
七、async/await
1.Async/Await簡介
使用async/await,你可以輕松地達成之前使用生成器和co函數所做到的工作,它有如下特點:
async/await是基于Promise實現的,它不能用于普通的回調函數。
async/await與Promise一樣,是非阻塞的。
async/await使得異步代碼看起來像同步代碼,這正是它的魔力所在。
一個函數如果加上 async ,那么該函數就會返回一個 Promise
async function async1() { return "1" } console.log(async1()) // -> Promise {<resolved>: "1"}
Generator函數依次調用三個文件那個例子用async/await寫法,只需幾句話便可實現
let fs = require('fs') function read(file) {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fs.readFile(file, 'utf8', function(err, data) { if (err) reject(err) resolve(data) }) }) } async function readResult(params) { try { let p1 = await read(params, 'utf8')//await后面跟的是一個Promise實例 let p2 = await read(p1, 'utf8') let p3 = await read(p2, 'utf8') console.log('p1', p1) console.log('p2', p2) console.log('p3', p3) return p3 } catch (error) { console.log(error) } } readResult('1.txt').then( // async函數返回的也是個promise data => { console.log(data) }, err => console.log(err) ) // p1 2.txt // p2 3.txt // p3 結束 // 結束
2.Async/Await并發請求
如果請求兩個文件,毫無關系,可以通過并發請求
let fs = require('fs') function read(file) {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fs.readFile(file, 'utf8', function(err, data) { if (err) reject(err) resolve(data) }) }) } function readAll() { read1() read2()//這個函數同步執行 } async function read1() { let r = await read('1.txt','utf8') console.log(r) } async function read2() { let r = await read('2.txt','utf8') console.log(r) } readAll() // 2.txt 3.txt
到此,相信大家對“JS異步編程方案有哪些”有了更深的了解,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!這里是億速云網站,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,關注我們,繼續學習!
免責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:is@yisu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